9月28日,思明区浦南新村供水管网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并通水。该改造项目是市政水务集团全面落实“务实创新、全面为民”企业精神,积极回应居民的急切诉求而启动的一项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项目。
改造前小区供水管道老化,水质偏黄水压小
对既有居民区进行供水管网改造,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用水品质,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但在改造过程中,又不可避免会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根据以往经验,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期间,居民的相关诉求件数量往往会大幅度增长,如在此前集美区杏林村和高埔村一次改造中,即收到各类诉求140件。为了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切实把民生痛点转化为亮点,市政水务集团严格落实市政集团“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要求,以浦南新村为试点探索出台施工标准化手册,积极打造城中村改造样板工程,通过在精细服务上下功夫、找突破,想民所想、为民所为,多举措从源头上化解居民的诉求,赢得居民的广泛认可。
本次浦南新村供水管网改造施工自7月5日开工,至9月28日完工通水,85天工期内小区47个梯位、近千户居民未发生一起因对施工单位工作不满意而投诉至12345热线的情况,实现了给水改造项目施工“零诉求”。
一、摩厉以须,周密筹备,主动担当重实干
1.部门前期准备。在改造项目确定实施后,担任施工方的市政水务集团下属特水公司组织项目相关部门及合作单位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项目专班,全面负责改造工作的推进。工作专班小组通过分析各小区、城中村的特点,预判并采取措施尽力规避施工中可能会对居民产生的影响,制订了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和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合理规划改造区域内居民通行方式,协调解决居民停车场地问题。
2.统筹工作计划。6月27日,市政水务集团组织相关领导与职能部门召开项目前期工作会议,布置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协调部署集团各参建单位工作计划。
前期工作会议
3.开展内外联动。7月4日,由售水事业部与市政特水公司领导联系溪东社区组织参建各方召开改造动员协调会,会上提前告知各方给水施工计划和区域,协调现场各方的施工步骤,要求及时在业委会群里发布通知;建议业委会及社区网格员提前通知小区内孕妇及有心脏病老人,并明确其所在楼栋号,施工过程中重点提醒、重点关注。
二、精诚服务,用心为民,推动矛盾就地化解
贯彻全员服务理念,市政水务集团各部门全面动员,各司其职,快速反应,主动服务项目建设。
1.设置施工告示。在改造区域重点位置、交通要道设立项目公示牌,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2.撰写给居民的一封信。用“一封信”使居民了解改造施工的内容和计划,以及改造施工对片区供水系统的可靠性、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作用,从而获得群众对改造施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工作人员张贴“一封信”
3.设置温馨提示。通过提示牌引导有需求的居民直接与市政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建立联系,快速解决居民的诉求。
4.设置调解室。在业主单位的协调下,设立“调解室”,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居民来访,畅通居民诉求渠道,主动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居民关切,竭力为居民排忧解难,就地化解居民遇到的用水问题,避免诉求升级;对居民在业主群等提出用水问题及时回应处理。
三、对症下药,强化统筹,科学组织施工管理
1.规范施工。总结以往经验,制订《厦门市政特水工程有限公司老旧小区、城中村、农村供水改造项目施工指导手册》,通过规范项目设计前勘、施工过程控制、安全文明管理、关键节点质量把控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助力标准化工地建设。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
2.分区施工。采用分区施工方案,完成一片恢复一片,避免因长距离施工对居民生活和交通出行造成不便,同时加强与其他管线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避免线位交叉对施工的影响。
精心规划施工方案
3.优先施工。施工前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居民诉求,如针对社区幼儿园9月开学的需求,优先施工优先保障。
4.错峰施工。管道停水、切换施工错开居民用水高峰期,及时冲排新管,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做好施工场地保洁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四、善作善成,久久为功,服务贯穿全过程
经过各方协作努力,原定于10月底完成的改造项目提前一个月顺利竣工,小区内11栋47梯住宅已全部完成新旧供水管网切换工作,小区供水品质得到明显改善。改造项目的收尾并非意味着终结,而是持续服务的新开始。为了确保新旧管网切换期平稳过渡,市政水务集团及时处理群众疑问诉求,逐户发放“浦南新村给水工程回访信”,向居民告知工程完工情况以及对本月切换接通后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准备情况,同时提供了今后发生用水问题的咨询电话及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多种举措,市政水务集团收效显著,在完成供水管网改造的同时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信任和认可,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真正将为民办实事与优化营商环境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居民与企业双赢的目标。